奥克兰西海岸沙滩 - 第一天
奥克兰至皮哈,途经法蒂普

蒂蒂朗吉镇位于怀塔克里山的山麓高处,沿着西北高速公路即可到达。我们抵达时刚好是早餐时间,一路寻着香味来到德式咖啡馆 - 鲍斯•康迪特雷。该咖啡馆每天供应自制的新鲜有机和全麦面包。其店铺外观普通,鲍勃很不以为然,但是一进入店内,曼努考海港的海景和各种特色蛋糕和面包赢得了他的心,最后他告诉友好的店主埃瓦尔德•鲍斯,他会回来吃午餐。
不过,我们购买了几种厚切三明治和糕点,这样我们可以随意地在户外野餐,然后参观当地人展览其艺术作品的艺术画廊罗普德尔屋。我们离开之际,鲍勃跟一位红色长发的漂亮学生妹攀谈起来。 H她的T恤衫上写着:蒂蒂朗吉是西部小镇......但有其独特风格。蒂蒂朗吉不仅是个小镇;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心境的写照。学生妹告诉鲍勃前往法蒂普,她说这个地方会让你觉得不像是在奥克兰,还要去参观本地的美发沙龙,那里所有产品都是有机的。
因此,我们上路前往法蒂普,途经深受欢迎的康沃利斯海滩,海滩边有出售冰淇淋和咖啡的移动小摊,再经过绿意盎然的马蹄形的胡伊亚海湾,跨过几座小山即到达了隐身于丘陵之间的法蒂普。
在停车场,就可以听见海浪声,我们沿着一条沙滩步道走往海滩,步道两旁是开满五颜六色花朵的草地,此时海浪声轰鸣着。这里的海浪无情地冲击着曼努考海港北端的帕拉图塔伊岛。这里是新西兰最惨重的沉船海难地之一,1863年,俄耳甫斯号船在此搁浅,有189人遇难。
我和鲍勃沿着一条没有任何标记的崎岖小道前往海洞,这些海洞早期曾是当地毛利人的住所,后来在1920年代曾是伐木工人的舞厅场所。我们先后路过了1867年为磨坊经理建造的法迪普小旅馆和一座曾经是磨坊工人住所的利亚伯格林小木屋。据记载,此工人小屋建造于1860年代。
我们在沙丘上野餐,沙丘上花草迎风摇曳,伴随着雷鸣般的海浪声。鲍勃回忆起我们曾经在夏威夷度过的一个冲浪假期,以及当年他在马利布冲浪板上的飒爽英姿。看他狼吞虎咽地吃着糕点的样子,真的很难想象他冲浪的样子,所以我建议他租块冲浪板,展现一下他的身手。
当天法蒂普没有任何冲浪者,因为海浪和水流太危险了。我们因此返回蒂蒂朗吉,继续我们的观光之旅。我们穿过大约有16000公顷的原始雨林的怀塔克里山脉,这一带有数个瀑布和多个深受欢迎的黑色沙滩,包括卡利卡利、皮哈、比塞尔斯和穆里怀等冲浪海滩。
阿拉塔基旅游中心是我们的下一站,是探索该地区的良好起点。那里有一条植物观赏小道,除了让人很好地了解当地的植物以外,还有一系列的展览,简单介绍了该地区的历史以及当地艺术家等内容。鲍勃在尼霍塔普水坝上流连忘返,欣赏着水坝上一览无遗的景色和曼努考海港的海景。
2000万年前一个巨大的火山喷发形成了怀塔克里山脉,今天我们仍然能看到许多雄伟的贝壳杉、里穆树和新西兰罗汉松。1800年代初期,人们在这里砍伐贝壳杉,丛林中仍有几个电车车道,最初为当年的伐木业提供交通运输。后来为修建水坝和铺设水管的工人提供交通出入。 也曾用作“怀塔克里原始雨林快捷号”前往尼霍塔普水坝高处的观光交通工具,直到2014年末因安全原因停止运营。
继续前行,沿途有多个观光点,可以一览无余地领略奥克兰海港大桥、天空塔 以及朗基托托和激流岛等景色。在去皮哈之前,我们中途停了几次,最后入住了有海景的度假屋,这是很有新西兰特色的海滨小屋。
当时是下午,夕阳西下,鲍勃决定借用度假小屋中的鱼竿去尝试激浪投钓。我正要往外走,他朝我高声说:我很快会钓到鱼回来的。我摇头不置可否,动身去皮哈商店购买日用品。
屋外,我碰到一个男的在阳台上描画着狮岩山,这是沙滩中间拔地而起的一座巨大的岛状岩石。我们交谈了一会,等我返回住处时,天已经差不多黑了,我买了早餐用品、新鲜面包和一罐晚餐用的烤豆。
鲍勃后来见了说道:“唉,你真小瞧我了”。他煎了一条不大不小的鲷鱼。我们后来坐在阳台的椅子上,沐浴在夕阳的余辉中享用了这条鱼。